2017年11月14日,为了指导大学生丰富课余生活、提升思想水平、提高审美情操,管理学院党校邀请吴靖老师作主题为“阅读与人生—由20本经典迈向美好人生”的专题讲座,管理学院党员教师代表及全体党校学员认真聆听了此次讲座。学院党校主管徐志德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徐老师简单介绍了主讲嘉宾吴靖老师:吴老师是资深阅读人和阅读推广者,近年来持续关注国民阅读状况,并积极撰文阐发自己的阅读观,先后发表了《浅浏览时代的文明忧思》、《阅读,让人成为人》、《转型时期的国民阅读危机》等作品,被国内多种文集、报刊收录和转载。
首先,吴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读书经验生动地给同学们展示了书的分类及应该读什么样的书。通过设问:茫茫书海,何去何从?自改革开放以来,各大出版社出版的书籍数不胜数,那么什么书是应该读的呢?引出吴老师自己对书的分类:一是不能称之为书的书;二是泛泛之书;三是准经典;四是经典(含元典),并阐述各类书籍的代表。接着,吴老师按照“求真、向善、审美、立志、惜时、通识、专业、思想、境界、修心、交友、慎独、明智、自持、奋振、谦慎、襟怀、人情、容止、诗意”等二十个选择标准,重点推荐了二十本经典书籍,这些书籍既包括向《尼各马可伦理学》、《西方的智慧》、《雕刻时光》、《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等外国名著,也包括了诸如《史记》、《论语》、《人间词话》等国内经典著作。
最后,吴老师提出“吴二十条”的思想脉络: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价值体系,也是我们认知宇宙,安身立命的起点,从求真、向善、审美的“三位一体”出发,我们开始确立人生的理想与志向(立志),进而领悟了珍惜时间(惜时)的重要性。教育是我们实现人生追求的必由之路,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则是它的两大基石。从多年的教育洗礼中,我们渐渐清晰了自身的目标和定位,却仍时常无法做出明智的判断(因为没有自己的思想体系)。蓦然回首,我们窥见了治学和立业的三重境界,仿佛明白自己欠缺了什么,于是我们内修心性(修心),外交知音(交友),懂得了沉潜和独处(慎独)的意义。终于,在生命的某一个时刻,我们初步建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领悟了生死何凭、明智何谓,却也在偶然间撞见了人生的局限(自持)、命运的无常。但即便如此,我们仍会像贝多芬般搏击命运、奋振前行,原因正在于,我们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乃蕴含于荒谬性之中。人生的旅途中,我们经历了种种的成功与失败。但成功是暂时的,更需敞开洒脱的襟怀。漫长的朝圣路上,我们阅尽了人情世故,遍览了沧海桑田,却依然留却几许天然的容止、一颗诗意的心灵。
在提问环节,吴老师详细解答了学生提出问题。他指出,速读不是伪科学,科学也并非勘探世界的唯一途径。要学会纸质与电子阅读相结合,泛读与精读相结合。对于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读书太慢的焦虑问题,吴老师认为读书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应该把读书和实践结合起来,不要带着功利的目的去读书,不要把所有希望都寄托于书本之中。
学识渊博的吴老师长达两小时的精彩讲座,赢得在座师生的强烈共鸣和热烈掌声。整场讲座,既有吴老师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也有各家经典名言,还有吴老师对名人轶事的娓娓道来,富有学术性和趣味性。学生党员张滟鑫表示,通过吴老师的讲座,明白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之中还要慢下来聆听前人的教诲。这个世界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讲座结束之后打算回去重温一遍《红楼梦》。其他同学表示,在学好专业知识之余,以后将会多读书、读好书,不断汲取经典的营养,涵养品格。
撰稿人:徐志德、杨耀文、鲍程